


营业时间
mon-sat 0:00-24:00

全国服务热线
025-85657292

公司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天字路1号5号厂房
新闻中心
浅谈屏蔽线的原理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10 16:2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屏蔽线系统起源于欧洲。它是添加到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外部的金属屏蔽层。通过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和集肤效应来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的功能。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和屏蔽层的屏蔽效果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性(EMC)特性。
浅谈屏蔽线的原理
【概要描述】屏蔽线系统起源于欧洲。它是添加到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外部的金属屏蔽层。通过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和集肤效应来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的功能。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和屏蔽层的屏蔽效果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性(EMC)特性。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10 16:22
- 访问量:
屏蔽线系统起源于欧洲。它是添加到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外部的金属屏蔽层。通过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和集肤效应来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的功能。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和屏蔽层的屏蔽效果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性(EMC)特性。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网络系统在不产生过多电磁辐射的情况下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求设备或网络系统能够在相对恶劣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同时,它不能辐射过多的电磁波来干扰周围其他设备和网络的正常运行。
屏蔽线的屏蔽原理与双绞线的平衡抵消原理不同。屏蔽线是利用金属反射,吸收和集肤效应的原理在四对双绞线的外面增加一层或两层铝箔(所谓趋势集肤效应是指电流的分布)。随着频率的增加,导体横截面中的导体趋向于导体的表面,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小,也就是说,频率越高,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有效地防止了外部电磁干扰会进入电缆,并且还会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从而干扰其他设备的工作。
实验表明,频率超过5 MHz的电磁波只能通过38μm厚的铝箔。如果屏蔽层的厚度大于38μm,则可以通过屏蔽层进入电缆的电磁干扰频率主要在5 MHz以下。对于低于5MHz的低频干扰,可使用双绞线的平衡原理来有效消除。
屏蔽线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主要体现在:屏蔽系统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屏蔽布线系统可以防止传输数据受到外部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的影响。电磁干扰(EMI)主要是低频干扰。电动机,荧光灯和电源线是电磁干扰的常见来源。射频干扰(RFI)是高频干扰,主要是无线频率干扰,包括无线电,电视中继,雷达和其他无线通信。
对于抗电磁干扰,编织屏蔽是最有效的选择,即金属丝网屏蔽,因为它的临界电阻较低。对于射频干扰,金属箔屏蔽是最有效的,因为金属网屏蔽所形成的间隙允许高频信号自由进出。对于高频和低频混合干扰场,采用金属箔层和金属网的组合屏蔽方法,即采用S / FTP形式的双屏蔽线,使得金属网屏蔽适用于低频范围抗干扰,金属箔屏蔽层适用于高频范围的干扰。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南京虎踞龙盘线缆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6772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